欢迎访问西安市西蓝天然气集团网站!
询盘 您有 5条未读询盘信息!
029-88323325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资讯动态 >  公司新闻
caseXqBoxCenterLmenu

中国天然气市场三大怪相:过剩却闹气荒、价高、需求旺但增长慢

2017.02.05
阅读:311次

中国天然气产业迎来了雄心勃勃的新目标:“十三五”期间,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%以上,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10%,并发展为中国的主体能源之一。

事实上,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仅为6%,远低于全球24%的平均水平,发展空间较大。经过几十年努力,如今无论国内气田的开发,国外管输天然气的引进,还是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,中国已具备大规模利用天然气的条件。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,需求迫切但增长乏力,整体过剩却季节性气荒,且天然气价格相对较高。

业内人士表示,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低于预期,季节性矛盾近一步加剧,天然气发展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。

需求迫切但增长乏力

天然气具有清洁、低碳、高效、优质的特点和资源丰富、使用便利的特点。受访人士介绍,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,替代相当量的煤炭可减排二氧化碳61%,二氧化硫99.6%,氮氧化物88.0%,几乎可以避免因使用煤炭和石油燃料所导致的汞、砷、硫和颗粒物的排放。在如今生态环境压力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,加快天然气对煤炭等能源替代的需求十分迫切。

中国要实现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下降60%-65%,天然气使用占比须进一步提升,要成为主力能源之一。为推动天然气利用,相关政府部门的扶持政策也密集出台。但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加,消费量增长率却呈现下降趋势。

国家统计局天然气消费增长率的数据显示,2013年为9.4% ,2014年为8.6%;2015年为3.3% ,下降趋势较为明显。


用户对能源价格的波动非常敏感,是天然气消费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近年来,煤炭、石油价格连续下行,而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尚不完善,导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在过去两年高于替代能源价格。用户自然会选择价格更合适的能源,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以“以煤代气”的逆潮流现象,这使得天然气的下游需求受到抑制。此外,基础设施不完善,管网密度低,储气调峰设施严重不足,输配成本偏高等也成为增长乏力的原因。

也就是说,如果天然气销量增长率处于低位,就很难实现《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提出的,到2020年实现天然气消费比重力达到10%的目标。

整体过剩却季节性气荒

事实上,近十多年来,全球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。2000-2014年,中国天然消费量增长了6倍多,占全球天然气消费总量的比例从1%快速提高到5%。

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“新常态”,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,而全球天然气供应量依然十分充足,再加上国内天然气供给能力也在持续增加,从而使中国天然气市场出现了整体过剩却季节性气荒的尴尬局面。

据《2016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北方供应高峰月与低谷月,日均用气量的比值,由2010年的1.36倍升高至1.8倍。其中,北京市全年峰谷差高达6-8倍。



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,是由于储气库调峰能力不足,冬季天然气市场稳定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。早在2016年9月份,“三桶油”曾预警冬季或出现天然气短缺现象,而在陕西西安、咸阳等地,2016年冬季甚至一度出现“气荒”,燃气出租车停运的情况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部分地区“气荒”的同时,2016年由于整体需求并不旺盛,导致中国天然气整体产能过剩。迫使包括中石油下属油气开采企业在内的部分企业,关闭部分天然气井,减少产量。

气价高于国外

2016年,世界天然气市场供应过剩加剧,天然气价跌至近10年低位。以英国NBP价格为代表的欧洲天然气年均价,是世界天然气市场基准价格之一,2016年年均价,0.943元/立方米,同比大幅下跌30%。日本LNG进口平均价格为1.38元/立方米,下跌36%。

相对于国际市场,中国天然气价格依然较高。2015年11月,中国工业用天然气价格下调0.7元之后,全国平均价格约为2.8元/立方米。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,美国的工业用天然气价格折合人民币约为1元/立方米,商业用天然气的价格折合人民币月为1.5元/立方米。美国的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在2元/立方米以下,而中国的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则在2.5元/立方米左右。以此测算,即便是下调之后,中国工业用气价格是美国的近2倍,居民用气价格则高出25%。

中国天然气价格涉及三个部分,即上游生产、中游运输和下游终端,分别对应出厂价、管道运输价以及终端市场价。在出厂价环节,须反映勘探、产能建设和开采等成本,并允许合理的利润空间。在管道运输环节,输气管建设和运营成本会被考虑到定价中,允许有一定的利润空间。在终端环节,由于天然气从省市门站到用户终端之间又须经历各级输配环节,包括各级天然气支线、配套设施建设以及运营成本等。天然气中间环节收费高导致下游气价和上游气价脱节,部分地区中间环节溢价率甚至超过一倍。

由于天然气长期贸易合同和长距离管输等原因,气价倒挂问题依旧存在,每年中石油要拿出几百亿元来进行补贴。比如,从中亚俄罗斯进口的管道气,每立方米要补贴1元钱。从缅甸方向进口的天然气价格倒挂比例更高,每立方米气要补贴约2元。


价格倒挂导致的高成本问题,使相关政府部门难以对天然气价格进行大幅下调。2016年,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步伐加快,国家全面放开化肥用气价格,非居民用气价格允许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上浮,福建省试点门站气价市场化改革,西气东输供应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,不再执行政府指导定价。

受门站气价和管网输配价格下调影响,多地下调了非居民终端用户价格。如广州市工业用户终端气价较2015年底每立方米下降了0.49元,浙江、北京、上海、厦门、咸阳等地也下调了非居民终端用户气价,但下调后工业、车用、发电用气价格依然高于居民用气价格,对非居民用气的拉动作用有限。

眼下,扩大天然气市场需求是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关键任务。

返回顶部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 © 西安市西蓝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 陕ICP备15006405号-1   网站地图   RSS   XML   技术支持: 动力无限  城市分站:   西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