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缺少工业,用能总量远比城市地区小,占比仅为20%,但其带来的污染排放占比却接近50%。农村能源转型,攸关能源革命成败。
新近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要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,推进光伏发电,逐步扩大农村电力、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,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。无疑,这些都是推动农村能源清洁化的重要举措。在农村居民平均收入相对较低的情况下,降低清洁用能成本是关键!
价格适宜但供气不足
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,家家都通上了天然气,然而街坊邻居普遍反映,节假日等用气高峰期,经常供气不足,根本无法煮饭。原因是现在的天然气用户太多,现有的天然气输气量无法保证正常需求。
通过走访了解到,数年前,重庆市天然气公司铺设了一条重庆主城—重庆巴南区—重庆涪陵区的天然气管道,主要供应农村居民。天然气开通后,受到沿线居民的一致欢迎。由于天然气污染小,价格低,安装天然气的乡镇农户越来越多。由于用户的大量增加,导致供气严重不足,一到冬天节假日等用气高峰时段,就存在气量严重不足的情况。虽然安装了增压等设施,但由于用户太多,供气不足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。
目前,农村地区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十分旺盛,为农村集镇、村社居民安装天然气管道,向集镇居民、农户供应天然气本是一项深受欢迎的民生工程,但盲目扩大用户,造成供气不足,让天然气用户正常的用气需求无法得到满足,对新老用户都造成了困扰,实在是得不偿失。增加天然气用户,让更多的农户用上天然气是好事,但在增加天然气用户的同时,还应该考虑供气能力。建议天然气供应部门在增加天然气用户时,对到底应该增加多少天然气用户进行认真测算,综合考虑。同时,农村地区使用天然气,要结合可再生能源、生物质能源等多种方式,不能单一地依靠天然气一种能源,要根据农村的生态特征和农民的用能习惯推广天然气的使用。
扩大电力、燃气、清洁型煤供给至关重要
在过去,薪柴、煤炭是农村的主力能源,污染大不说,对植被也有破坏,直到现代能源崛起后,柴火灶和煤炉子才在部分地区退出舞台。
推进农村能源转型,不仅仅是要开发利用好农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,更重要的是,扩大电力、燃气、清洁型煤供给。毕竟从能源消费量上看,后者所占的比重远超前者。
中国人民大学去年发布的《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》指出,2015年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,液化气、管道天然气所占比重分别达到了13.5%、0.6%。作为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,燃气在农村的应用范围还应继续拓展。
在南方众多农村地区,燃气是继电能之后的第二大商品能源,其中尤以液化气为主。而随着管网设施的不断完善,越来越多的乡村也开始像城市一样,用上了更加便利的管道天然气。
因地区环境差异,在北方农村地区,散煤取代燃气、各类油品,成为第二大商品能源,甚至可争第一。然而,散煤污染严重,每到供暖季、特别是雾霾来袭时,都会变成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治理散煤,可称得上是政府和能源行业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。而清洁型煤的推广,便是治理散煤的着力点之一。综观各省能源、环保“十三五”规划,推广清洁型煤都赫然在列。未来,清洁型煤必将在农村能源清洁化进程中有更出色的表现。
农村能源清洁化掣肘因素及如何应对
尽管需求很大,尽管意义很大,但是农村能源清洁化绝非易事,不可能一帆风顺。
首先是习俗上,让农村居民改变沿袭几千年的用能方式,短时间内接受清洁用能的理念,难度不可谓不大。记者春节期间在豫南山区就看见,有些农户将煤气灶闲置,仍靠薪柴做饭烧水;有些农户将电暖器闲置,仍靠烧木炭取暖。要知道,对于其中大部分家庭来说,烧气并不是多大的负担,而烧木炭的成本甚至高于电采暖。 其次是文化上,农村居民相对保守,对新事物的欲望没有城市居民那么强烈。
在非利益相关的情况下,农村居民往往缺乏了解光伏、地热、清洁型煤、节能环保炉具的兴趣,更莫提去尝试了。
最后是资金上,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,使用电能以外的商品能源会给他们带来一笔额外的开支。这笔开支的多与少,直接决定了大部分农村居民能否接受清洁能源。因此,薪柴、煤炭的替代品,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性,这就可能需要财政补贴的支持。
显然,文化和习俗上的阻碍,除了“交给时间”去解决外,也需靠宣传、教育、示范去主动化解。这是一个长期的、潜移默化的过程,急不得,否则只会适得其反。
资金上的阻碍,化解之道有二:一是促进农村居民增收,再一个是加强财政支持。前者非朝夕之功,后者却可立竿见影。
“对生产和使用新能源、清洁型煤、生物质成型燃料、节能环保炉具等,进行财政补贴,降低农村居民清洁用能的成本,增强农村居民清洁用能的意愿,是推动农村能源革命的关键。”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张哲告诉记者。
谢克昌院士则建议,国家应设立京津冀农村能源革命试验区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框架体系内,设立京津冀农村能源革命统一协调机构,统筹制定三地农村能源政策法规、发展规划和标准体系,协同促进能源基础设施发展,优化产业布局,为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路径提供重要参考。
(文章来源:中国电力报)
返回顶部